当前位置:首页 > 手机资讯 > 正文

一文搞懂如何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(文末赠书)

一文搞懂如何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(文末赠书)

自动化测试已经是测试工程师必学必会的一项技能了,今天推荐一本关于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的新书【文末】

当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接到一个新的需要开发的Web项目时,往往需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,例如,选择Web框架,做好项目的目录结构设计,连接配置数据库,连接和配置Redis/Kafka;甚至包括一些基础功能的实现和封装,包括 MySQL库增删查改操作的封装,登录功能以及登录token的验证等。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 项目初始化或 项目搭建。

一般来说,大部分项目都会用到这些基础功能,此时,我们会将这个搭建好的项目放到一个单独的代码仓库中,当需要开发新的项目时就从从这个代码仓库拉取代码,在这个项目代码的基础上继续开发。这种项目通常被称为 种子项目 或 模板项目。

每次从模板项目拉取代码时,都需要手动修改模板项目的名称。例如,将 template-project 改为 company-user-project 或 company-payment-project。甚至在使用 模板项目时,会有个性化的需求, 例如,company-user-project 需要使用MySQL数据库, company-payment-project需要使用MongoDB数据库。此时,我们可以进一步实现脚手架工具,通过可选配置的方式生成个性化的 模板项目 ,这样的工具我们通常称为 脚手架工具。

图:Spring initializr

自动化测试工程师在接到新需求时,也需要完成类似的项目初始化工作,例如,选择测试框架、设计目录结构、集成测试报告及各种主流的测试库等。此外,还要实现一些基础用例或封装一些通用操作,比如系统的注册、登录用例,封装随机数的生成,等等。这个过程被称为自动化项目搭建。

当我们搭建好了自动化测试项目,同样可以将其作为 模板项目 使用。然后,基于 模板项目,我们可以更加快速地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。

为什么要介绍这个概念,这是因为网上有大量的文章将 自动化测试项目搭建 叫作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,这显然是错误的认知,因为两者的角度和目的是不同的。

  • 自动化测试项目搭建:服务于公司具体业务,为了更快速地编写业务的测试用例。

  • 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:为了解决一类通用问题而开发设计的一种通用的能力,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构。

开发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原因有很多,较为常见的如下。

1.提高开发效率

现有框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:

  • 现有框架地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的第三方依赖,安装和配置比较烦琐。

  • 使用复杂,测试工程师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学习或适配。

通过开发更贴合需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,可以减少重复性劳动,提升开发效率。

2.满足特定类型需求

现有框架无法满足特定类型的业务的测试需求(例如,gRPC、Kafka的测试用例编写),需要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功能扩展和封装。

通过开发功能更加强大的框架,更好地解决现有业务类型的自动化测试需求。

3.提供更优的设计理念

提供更优的设计理念或创新技术实现。

  • 创新性设计:基于新的架构或设计模式提供更高性能、更易扩展的解决方案。

  • 领域驱动: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(如关键字驱动,数据驱动、方法链)的最佳实践。

4.提升团队协作

规范团队协作,提升开发体验和代码一致性。

  • 框架可以规范团队的开发方式,减少个性化差异带来的协作成本。

  • 提供标准化的工具链、模块和流程,确保团队代码质量和一致性。

当我们决定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时,通常有两个方向:从零开始设计 和基于单元测试框架二次开发。

1.从零开始设计

从零开始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,例如,针对一款编程语言,单元测试框架一般需要作为基础库被设计并集成到编程语言中。

标准化的测试结构。单元测试框架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结构化方式,让开发者以一致的方式组织和运行测试。
  • 生命周期方法: 通常框架会定义一套标准化的生命周期钩子,用于在每个测试方法执行前后进行资源管理:setUp/beforeEach: 在每个测试运行之前初始化测试环境(如创建测试数据、实例化对象)。 tearDown/afterEach: 在每个测试运行后清理资源(如关闭数据库连接、删除临时文件)。

  • 测试方法的命名: 通常有特定约定。例如,以 test_ 开头(Python 的 unittest)或用 @Test 注解(Java 的 JUnit)。这种约定使得框架可以自动发现测试方法。

  • 独立性: 每个测试方法应保持独立,不依赖其他测试。测试之间的隔离有助于更快地定位问题。

断言机制。断言(Assertions)是单元测试的核心,用于验证被测代码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。断言的作用如下:
  • 独立性: 每个测试方法应保持独立,不依赖其他测试。测试之间的隔离有助于更快地定位问题。l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的验证,确保代码逻辑正确。

  • 如果断言失败,则测试会立即终止并报告错误。

测试发现。测试发现是单元测试框架的一项重要功能,能够自动找到符合规范的测试。

框架会扫描特定的模块或文件夹,找到符合命名约定的方法。例如,在 Python 中,pytest 会自动发现以 test_ 开头的方法。在 Java 的 JUnit 中, @Test 注解标识的方被识别为测试方法。

测试套件和测试运行器。测试套件和运行器使得开发者可以高效地组织和执行测试。
  • 测试套件(Test Suite):测试套件是一个,用于将多个测试用例组合在一起运行。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地对测试用例进行分组管理。

  • 测试运行器(Test Runner):测试运行器负责执行测试并收集测试结果。

测试报告和结果反馈。测试报告用于展示测试的执行结果,帮助开发者快速了解代码的健康状态。测试结果的分类如下:
  • 通过(Pass): 测试正常完成且所有断言成功。

  • 失败(Fail): 测试未通过,某个断言失败。

  • 错误(Error): 测试执行过程中抛出了未预期的异常。

  • 跳过(Skip/Ignore): 测试因某些条件未被执行。

扩展:xUnit被认为是许多主流编程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的雏形和灵感来源。xUnit 是一种架构模式,最早由 Kent Beck 和 Erich Gamma 在 SUnit(alltalk 的单元测试框架)中提出,并成为了测试框架设计的标准。其设计思想和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语言中,例如 JUnit(Java)、NUnit(.NET)、pytest(Python)等。

2.基于单元测试框架二次开发

基于单元测试框架二次开发指在单元测试框架的基础上,更偏注重于扩展各种测试能力。

通常,单元测试框架已经提供了基础的测试能力,为了更好地支撑各种类型的测试,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,以便于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。

基于单元测试框架二次开发的方向比较多,取决于基于框架设计的定位和目标。以下是常见的扩展功能。

数据驱动。数据驱动是自动化测试中最常见的功能之一,可以有效地减少样例代码的编写,提高测试用例编写的效率。
  • 数据驱动装饰器: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装饰器来驱动测试测试用例(方法), 例如,Seldom框架的 @data([]) 装饰器。

  • 数据驱动文件:通过数据驱动文件读取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。例如,Seldom框架的 @data_file("https://blog.csdn.net/IT_LanTian/article/details/data/file.json")管理测试数据。

定制化测试报告。测试报告是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非常重要的功能,我们需要对测试报告做一些定制化开发。
  • 个性化测试样式和内容:例如,显示公司logo、人员个名称和角色等。

  • 生成不同的报告类型:不同的运行模式需要不同的报告类型。例如,在本地执行需要HTML格式的报告,在CI/CD 或平台化执行需要XML、JSON格式的测试报告。

脚手架工具。集成脚手架工具,可以快速地生成 自动化测试项目模板。

关于自动化测试项目模板,文章的开头已经介绍,这里不再阐述。

集成消息功能。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通讯工具,邮件、钉钉、企微、飞书等。通过调用相关工具的API,实现发消息功能,可以让测试的运行结果更快地发送给相关人员。
3.集成各种测试库

基于框架的定位,可以集成不同类型的测试库,并对这些库进行二次开发,使框架的使用更加高效统一。

  • Web UI测试:如果是为了实现Web UI自动化测试,那么可以集成 Selenium、Playwright等测试库,并对这些库的API进行二次封装。

  • API 测试:如果是为支持接口测试,那么可以集成 Requests、webSocket、gRPC等测试库,并对这些库的API进行二次封装。

  • App UI测试:如果是为了实现App UI自动化测试,那么可以集成 Appium、uiautomator2 等测试库,并对这些库的API进行二次封装。

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基本准则

1.独立的名字和版本管理

我们应该把框架当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来进行开发、维护和升级。

首先,应该为框架起一个独立的名字,既可以以某个动物或植物命名,如Python(蟒蛇)或Lettuce(生菜);也可以按照框架的本意命名,如,Robot Framework(自动化框架)或unittest(单元测试);还可以是缩写合成词,如pytest = Python + Test、Appium = Application + Selenium等,关键是简单好记。

其次,框架应该有自己的版本号,推荐使用GNU风格的版本号命名。

格式:主版本号.子版本号[.修正版本号[.编译版本号]]

  • 主版本号:重构版本。

  • 子版本号:重大功能改进。

  • 修正版本号:小升级或者bug修复。

  • 编译版本号:一般是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的,我们只定义其格式,并不进行人为的控制。

最后,应该提供独立的框架安装包,比如,Python可使用 pip命令进行安装。

对于开源项目来说,也可以创建setup.py或pyproject.toml打包文件,将项目打包成.whl格式的文件,提交到pypi.org官方仓库。

2.具备通用性

作为一款框架,其定位和目标一定是解决一类通用问题并提供能力。

例如:数据驱动、 自动化发邮件、 生成随机数、 数据缓存、 命令行工具 这些都与具体公司业务无关,提供的是通用的能力。

3.清晰的定位和目标

自动化测试框架被设计的初衷一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某一类问题。在设计之初,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定位。

从无到有地解决一类问题:xUnit在单元测试框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。

更加简单地解决一类问题:Flask是一个使用Python编写的轻量级Web框架,通过它,我们可以只简单地编写几行代码就搭建一个Web服务。

提供更加强大且丰富的功能:Django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由Python编写的Web框架。

Django虽然学习成本较高,但是它提供了 ORM(关系对象映射)、Admin管理系统、模板系统、Cache系统、表单处理、会话(session)、国际化等功能,这些功能几乎都是开箱即用的,可以用来实现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。

最后,当你要设计一个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时候,不妨思考一下,设计目标是什么?为了解决什么问题?是否已经有更好的开源框架可以直接使用。

最后感谢每一个认真阅读我文章的人,看着粉丝一路的上涨和关注,礼尚往来总是要有的,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,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!

软件测试面试文档

最新文章